7月8日,由北京市科协、中美创新协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举办的2016年创新链接-国际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林,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海智办主任张建生,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高华,中美创新协会会长王璐等出席会议。马林、袁方、高华、王璐先后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应邀作大会开幕演讲。
马林表示,北京市科协长期致力于依托“海外智力为首都建设服务计划”,发展与海外科技部门、团体和海外华人科技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目前,通过建立海外人才和项目数据库,举办专题研讨会,广招会友,积极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促进海内外产学研结合,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等形式,已经和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科技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今后我们要继续为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创新争先,提供肥沃土壤,给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建言献策、创新创业搭建广阔舞台。
袁方、高华、王璐在致辞中分别从各自组织的特点出发,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科协组织的合作,同心协力,在创新创业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人才,广泛引进海外科技人才和智力,并且在创新活动中加强人才的培养,为首都科技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西班牙、荷兰、以色列等国的“互联网+智慧”产业领域专业人士600人参加,其中来自海外的专家30余人。会议聚焦“互联网+智慧”在交通、医疗、农业、社会创新、城市发展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通过主旨报告、大会交流、专题研讨、项目对接、成果展示等方式,为海外与首都地区的科学家、科研人员、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为有效和深入的沟通平台。
此次会议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是选题前沿。大数据和互联网+,及其延伸出来的智慧产业,已经深入到城市,融入到生活。本届创新链接的主题确定为“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有助于组织海内外科学家、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共同开展学术研讨,激发创新思维,进行技术交流。
二是汇聚资源。本次会议邀请李德毅院士、以及来自“互联网+智慧”产业领域的主要科研机构、知名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的代表共聚一堂,将院士专家、基础研究一线的科技人员、技术应用主体的企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社团和投资机构链接在一起,就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社会创新和智能软硬件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
三是引进智库。本次会议将大会交流和分会场专题研讨同步进行,从横纵两个维度,深度挖掘海智资源,服务首都智库建设。“互联网+智慧交通”专题研讨会邀请美国奥斯汀市交通管理局局长罗伯特·斯彼乐、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科学家马正东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建言首都智慧交通建设。“智能农业”专题研讨会邀请来自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海内外智库专家来京围绕农业物联网和农业机器人相关议题进行研讨,推动智库对话平台建设。
四是促进对接。本次会议引入视频对接会环节。经过前期筛选评估、预热宣传和预对接等环节,推动在京37家投资机构、企业、学会、研究机构的代表,与中美创新协会带来的“微流省水技术项目”,“人体疲劳检测技术的硬件与云服务项目”,“物联网应用项目”等6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智慧产业科技项目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了务实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5项,为下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打下了良好基础。